6月20日,由山东省物联网协会与青岛海研电子有限公司携手举办的“海研十年•海洋物联网装备共享计划发布会”在山东青岛成功召开。
此次发布会聚焦两大核心计划,旨在通过共享海洋科研领域的先进技术,激发创新活力,并促进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领导、专家及合作伙伴的参与。
山东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吴杰、青岛市工信局工业互联网处二级调研员刘伟、北京中关村软件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周恒、山东省物联网协会会长钱恒、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秘书长苏冠群、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北海分会二级巡视员朱德洲,以及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中国船舶集团等单位的150多位嘉宾出席本次会议。
发布会伊始,海研电子总经理张福源先生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宏伟蓝图。
自2014年成立以来,海研电子始终秉承“百川赴海,研精究微”的探索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经过十年的努力,公司不仅建立了面向全球的创新与研发中心、占地5000平方米的测试与生产基地,还计划投资超两亿元,建设一个占地13000平方米的海洋物联网产业科创中心。该中心将成为海洋物联网全研发流程、全生命周期、全应用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基地。
随后,张福源先生隆重宣布了此次发布的两大核心计划:价值千万的自研海洋装备无偿共享计划和国产传感器性能极限挑战行动。
青岛海研电子将无偿提供多款海洋观测监测产品供参与单位使用,这些产品覆盖浮标与观测平台类、传感器类、采集及甲板装备类、海洋视觉类四大核心领域。并同步提供装备配套系统&软件以及应用技术培训。
这一举措旨在打破资源壁垒,降低科研成本,推动科研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海研电子计划提供4套波浪精灵漂流浮标作为测试平台,邀请各意向单位搭载自主研发的传感器进行极限性能测试。同时,还计划建立海洋环境公益测试平台及物联网共享平台,实时上传漂流浮标采集的全球海洋数据。
这些数据将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支持海洋科研的深入发展。
签约仪式上,随着几位特邀嘉宾在波浪精灵漂流浮标上签字,海洋物联网装备共享计划正式启动。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研电子执行董事温琦表示,此次行动将推动传感器性能的提升,并为海洋科研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呼吁更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入这一计划,共同推动海洋物联网技术的进步。
山东省物联网协会秘书长苏冠群,对海洋物联网装备共享计划表示高度认可:“海研电子的十年,亦是物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十年。我们所说的物联网装备共享,首先旨在提供一个平台,对各企业自研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第三方验证。其次,共享的核心在于数据的共享,我们将通过海洋用户,建立起数据共享的能力,进而为海洋以外的领域,如农业、水利和应急管理等,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共享计划,能够促进物联网行业内外的联合与合作,共同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这正是我们协会倡导的理念——‘物以网聚启智,人以会联增慧’。我们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与广大物联网领域的同仁们实现深度交流与知识共享,共同推动物联网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山东省物联网协会会长钱恒在会上做了《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物联网再审视》主题讲话,强调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而物联网技术通过无处不在的数据采集,实现了不同来源的优质数据在新的业务需求和场景中的汇聚融合,从而促进了数据的价值最大化。他呼吁大家在新质生产力的全新视角下,再次拥抱物联网,并期待海洋物联网装备共享计划能够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海洋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此次发布会为整个行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彰显了海洋物联网产业的巨大潜力。相信随着海洋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和机遇。